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正文内容

鸡饲料配方如何科学配制?不同生长阶段需要哪些营养配比?

toodd3周前 (09-29)百科大全130

鸡饲料配方

基础原料组成

玉米55-65%:提供主要能量来源,建议选用新鲜无霉变的黄玉米 豆粕20-25%:优质植物蛋白来源,粗蛋白含量建议在43%以上 麸皮5-8%:提供膳食纤维,帮助消化吸收 鱼粉3-5%:动物性蛋白补充,选用秘鲁鱼粉为佳 石粉1-1.5%:补充钙质,促进骨骼发育 食盐0.3-0.5%:调节电解质平衡 预混料1%:包含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

鸡饲料配方如何科学配制?不同生长阶段需要哪些营养配比?

不同生长阶段配方调整

雏鸡阶段(0-6周)

蛋白含量要求:20-22% 配方特点:增加豆粕至25-28%,添加2%的奶粉或乳清粉 能量水平:2900-3000大卡/kg

育成期(7-20周)

蛋白含量要求:16-18% 配方调整:减少豆粕至18-20%,增加玉米比例至60-65% 添加1%的植物油提高能量

产蛋期

蛋白含量要求:17-19% 特殊添加:贝壳粉2-3%补充钙质,蛋氨酸0.1-0.15% 能量需求:2750-2850大卡/kg

注意事项

  1. 原料质量控制:定期检测原料水分(≤13%)、霉菌毒素含量
  2. 混合均匀度:使用立式混合机混合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 储存条件:阴凉干燥环境,建议7天内使用完毕
  4. 过渡换料:每次配方调整需3-5天过渡期

参考配方示例

产蛋高峰期配方: 玉米62% + 豆粕22% + 鱼粉4% + 石粉1.2% + 贝壳粉2.5% + 食盐0.3% + 预混料1% + 植物油2% + 蛋氨酸0.12% + 赖氨酸0.08%

鸡饲料配方中常用的原料有哪些?

鸡饲料配方中常用的原料可以分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几大类。这些原料的选择和配比对鸡的生长发育、产蛋性能都有重要影响。

能量饲料是鸡饲料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主要包括玉米、小麦、高粱等谷物。玉米是最常用的能量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小麦也是优质能量来源,但要注意控制用量以防粘嘴。高粱可以部分替代玉米,但含有单宁酸需要适当处理。

蛋白质饲料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两类。豆粕是最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平衡。菜籽粕、棉籽粕等也可使用但要注意脱毒处理。鱼粉是优质的动物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和未知生长因子。肉骨粉、血粉等也是常见动物蛋白原料。

矿物质饲料包括石粉、骨粉、磷酸氢钙等。石粉提供钙质,对蛋鸡尤为重要。骨粉和磷酸氢钙能补充磷元素。食盐是必需的矿物质添加剂,但要严格控制用量。

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包括维生素预混料、氨基酸、酶制剂、益生菌等。这些添加剂虽然用量少,但对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很关键。维生素A、D、E和B族维生素都是必须添加的。蛋氨酸、赖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也常需要额外补充。

在实际配制饲料时,要根据鸡的品种、生长阶段和饲养目标来调整原料配比。比如肉鸡饲料需要更高的蛋白质和能量,而蛋鸡饲料要注重钙磷平衡。同时要注意原料的新鲜度和适口性,避免使用霉变或劣质原料。

如何自制低成本鸡饲料配方?

自制低成本鸡饲料配方需要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来设计。下面提供几种适合不同阶段鸡群的配方方案,原料易得且成本较低。

雏鸡饲料配方(0-6周龄) 玉米55%、豆粕30%、麦麸5%、鱼粉5%、骨粉2%、石粉1.5%、食盐0.5%、预混料1%。这个配方蛋白质含量在18-20%之间,适合雏鸡快速生长需求。玉米和豆粕是主要能量和蛋白质来源,鱼粉提供动物蛋白。

生长期饲料配方(7-20周龄) 玉米60%、豆粕20%、麦麸10%、菜籽饼5%、骨粉2%、石粉1.5%、食盐0.5%、预混料1%。这个阶段可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至16%左右,增加能量饲料比例。菜籽饼价格较低但要注意用量不超过8%,避免适口性下降。

产蛋鸡饲料配方 玉米55%、豆粕18%、麦麸10%、菜籽饼5%、鱼粉3%、骨粉3%、石粉4.5%、食盐0.5%、预混料1%。产蛋期需要更高钙质(石粉),蛋白质维持在16-17%。可添加1%的植物油提高能量浓度。

替代原料建议 豆粕可用花生饼、棉籽饼部分替代,但要注意棉籽饼要脱毒处理。玉米可用碎米、小麦等谷物替代。鱼粉可用蝇蛆、蚯蚓等活体蛋白替代。麦麸可用米糠替代,但要注意新鲜度。

制作注意事项 原料要新鲜无霉变,粉碎粒度要适中(2-3mm)。混合时要先混合少量原料,再逐步扩大。预混料必须最后加入。可添加0.1%的复合酶制剂提高消化率。定期检测饲料营养含量,根据鸡群表现调整配方。

储存方法 配制好的饲料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处,最好两周内用完。夏季可添加0.02%的防霉剂。大宗原料购买要注意季节性价格波动,玉米等可在收获季节低价囤货。

成本控制技巧 与周边农户合作批量采购原料。利用当地农产品加工副产品,如酒糟、豆腐渣等。建立原料价格监控表,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组合。自行种植部分原料如玉米、大豆等。

不同生长阶段的鸡饲料配方有什么区别?

鸡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有很大差异,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能确保鸡群健康成长。下面详细介绍各阶段饲料配方的特点:

雏鸡阶段(0-6周龄)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饲料。这个阶段雏鸡生长发育快,配方中粗蛋白含量要达到20-22%,代谢能3000-3100大卡/千克。建议使用优质鱼粉、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玉米、小麦等作为能量来源。特别注意添加足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D、E和微量元素锌、锰等。

育成期(7-20周龄)要控制蛋白质水平。这个阶段粗蛋白降至16-18%,代谢能2800-2900大卡/千克。增加麸皮、米糠等粗纤维原料比例,促进消化系统发育。钙磷比例调整为2:1,为后期产蛋储备营养。可适当添加益生菌改善肠道健康。

产蛋期(21周龄后)需要高钙高营养饲料。粗蛋白回升到17-18%,代谢能2850-2950大卡/千克。钙含量要提高到3.5-4%,磷0.45-0.5%。添加贝壳粉、石粉等钙源,保证蛋壳质量。增加亚油酸含量提升蛋重,补充胆碱减少脂肪肝发生。

种鸡饲料要特别注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E和硒含量要比商品蛋鸡高30-50%,确保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保持饲料新鲜度,避免营养损失。

实际配制时要注意:原料要新鲜无霉变,不同季节可微调能量水平,炎热季节可提高蛋白质0.5-1个百分点。建议定期检测饲料营养成分,根据鸡群表现及时调整配方比例。

鸡饲料配方中蛋白质含量多少合适?

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合理配比需要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来科学调整。刚出壳的雏鸡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这个阶段建议饲料粗蛋白含量控制在20-22%之间。可以使用优质鱼粉、豆粕等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原料搭配,帮助雏鸡建立健康的消化功能。

生长中期(4-8周龄)的鸡只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这时饲料蛋白质含量建议保持在18-20%范围。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增加棉籽粕、菜籽粕等经济型蛋白原料的占比,但要注意氨基酸平衡,建议添加0.1-0.2%的蛋氨酸。

产蛋期的母鸡对蛋白质需求较高,饲料粗蛋白含量应维持在16-18%。要特别注意钙磷比例(4:1左右),可以在饲料中添加3-5%的骨粉或贝壳粉。对于种鸡群体,建议将蛋白质含量提高1-2个百分点,这对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很有帮助。

肉鸡育肥阶段的蛋白质需求相对降低,14-16%的粗蛋白含量即可满足需要。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但要注意控制动物性蛋白原料的使用量,避免产生腥味影响肉质。

在实际配制饲料时,建议定期检测原料的蛋白质含量,使用凯氏定氮法进行准确测定。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饲养方式也会影响蛋白质需求,北方寒冷地区可以比南方地区提高1%左右的蛋白质含量。养殖户可以根据鸡群的采食量、粪便状态等随时调整配方比例。

“鸡饲料配方如何科学配制?不同生长阶段需要哪些营养配比?” 的相关文章

医学免疫微生物组学是什么?它在疾病治疗中有哪些应用?

医学免疫微生物组学是什么?它在疾病治疗中有哪些应用?

医学免疫微生物组学 医学免疫微生物组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结合了免疫学、微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这门学科主要研究人体内微生物群落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微生物组指的是生活在人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的总和,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微生物主要分布在肠道、皮肤、口腔等部位。免疫系统则是...

医学免疫冷疗技术适用于哪些疾病?效果如何?

医学免疫冷疗技术 医学免疫冷疗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低温刺激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这项技术主要利用低温环境对人体产生的生理反应,达到增强免疫力或抑制过度免疫反应的效果。 冷疗技术通常分为全身冷疗和局部冷疗两种形式。全身冷疗一般在特制的冷疗舱内进行,温度控制在-110℃至-160℃之间,每次...

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快速补血改善症状?

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快速补血改善症状?

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常见健康问题。当身体缺乏足够的健康红细胞时,会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从而引发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贫血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 铁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缺铁性贫血) -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 - 慢性...

法布里病是什么病?症状有哪些?如何诊断和治疗?

法布里病 法布里病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由GLA基因突变导致α-半乳糖苷酶A活性缺乏引起。这种疾病会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系统,需要综合治疗和管理。 法布里病的典型症状包括: - 手脚剧烈疼痛(肢端感觉异常) - 皮肤出现暗红色斑点(血管角化瘤) - 少汗或无汗 - 角膜混浊 - 胃...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有哪些常见症状及如何预防治疗?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有哪些常见症状及如何预防治疗?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是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和代谢功能的一类疾病,涉及激素分泌异常和物质代谢紊乱。这类疾病可能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的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痛风等。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

佝偻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和治疗?

佝偻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预防和治疗?

佝偻病 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发育障碍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身上。这种疾病会导致骨骼软化、变形,严重时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了解佝偻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佝偻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骨骼变形,如腿部弯曲、胸廓畸形、手腕和脚踝增粗。孩子可能出现生长迟缓、肌肉无力、牙齿发...